追著這個系列到十四卷了,卻沒有漫長的感覺。

    十四卷裡,短篇的故事讓我可以隨時停頓,隨時接上,反而讓間斷的時間有了延續。雖有兩本長篇,我卻感覺只是一下子,大概總是陷入故事中,以至於感覺不出時間的流逝。那樣專注後其實身心是滿足的。

    夢枕獏的文字很簡單,簡單到不像要說一個故事。但我總是自然而然地陷入故事的氛圍裡面,『芳草鮮美,落英繽紛』般地走入故事中。會這麼迷人,大概得歸功於博雅與晴明這兩位靈魂人物。晴明有著驚人的美貌,但這樣的描寫也只在前幾卷出現。兩人總是在喝酒,於是作者只要稍提晴明鮮紅的唇色,一種醺人又脫俗的印象就又重回整個感官當中。博雅則是善於吹曲,曲如其人,他的音樂動天地而泣鬼神,本人卻又毫無自覺。也許最適合用『渾然天成』這四個字形容博雅,他只是忠於自己,卻發揮了無窮的力量。

「博雅啊,其實你具有比我傑出的力量,只是你不自覺而已。不過,這正是你的優點,這才是真正的你,才是名為博雅的好漢子。正因你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力量,才能撼動這天地,撼動我晴明的心。」

博雅對於晴明而言,是一種信念。只要博雅存在,晴明就不會迷失。否則擁有巨大的力量,卻沒有信仰的事物,不是厭棄就是毀滅。這兩人取得微妙的平衡。有晴明就有博雅,有博雅就有晴明。也許這兩人的名字本身,就是一種暗喻吧。

  故事循著一定的模式進行。京城中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情,人心存在著各種空隙,配合著未知的力量具象了各式各樣欲望的舞台。有時事件先暴露了一部分,再由博雅或晴明接著轉述。有時是筵席當中博雅隨口談起,然後再帶入事件的來龍去脈。我最喜歡的部份,是兩人行動之前,總是互相詢問,雖理所當然,卻又毫不勉強。

  『怎麼樣?去嗎?』 『嗯。』  『走。』 『走。』 事情就這麼決定了。

或是博雅問晴明:『怎樣?你願不願意去?』 『既然是你拜託我,我當然不能拒絕。』晴明答。

  我覺得這樣的信任與分寸,令人感動不已。

  博雅最怕晴明談起『咒』的事情。晴明是陰陽師,他對世間的解讀,在我眼中充滿禪義。

  『比如,語言這種東西,正是盛裝人心的容器。.....就某種意義說來,存在於這世上的大部分物事,都是一種容器。不,正確的說,人認知的所有物事,都是基於容器和其內盛裝之物的關係而成立。』

『正因為無法信服才能為鬼。正因為不想成為鬼卻成為鬼,這就是所謂的鬼。......只有人能化為鬼。所以即使是鬼也還具有人的本質。』

『飄落的東西,滅亡的東西,通常能映照人心。』

   這些故事,讓人看見美好背後的變動,讓人欣賞殘缺當中的震動。我喜歡這些故事,因為他們讓我看見另一種認識世界的角度,另一種解釋事情的方法。還有人心的溫柔,與羈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entleso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